一键通话在线咨询网站地图咨询热线:010-88680603
二维码入口

首页>>心理专家

杨蕴萍教授团督:始终坚持“中立原则”,才能促进来访者的心理成长

时间:2025-09-01 11:45:45 来源: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月例团体督导于2025年7月份成功开展,本次特邀请著名心理学专家杨蕴萍教授为大家进行精神动力学取向专业督导。

本次两个受督案例,均呈现为边缘型人格结构的特点,来访者在人际互动中有大量“分裂”“投射”等防御机制,甚至出现“退行”状态。杨蕴萍教授特别提出,在咨询关系稳定的前提下,咨询师要深入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情绪感受和情感模式,同时要特别坚持“中立原则”,避免被来访者的投射卷入,陷入到一种“双人舞”状态或“僵局”状态。

微信截图_20250901123400.png

杨蕴萍 教授

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IPA认证精神分析师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

中挪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中方发起人

案例1:敏感不安的女士

来访者,成年女性,总是紧张不安,人际关系敏感,总希望别人能够体谅和理解自己。曾到医院就医,诊断有焦虑与抑郁等问题,同时伴有睡眠障碍。

来访者在人际关系方面,一方面表现情感细腻,另一方面又非常矛盾压抑,这些是她内心世界向外的投射,来访者表现出的体谅他人和乖巧顺从也有“假性自体”的表现。

杨教授提到,面对这个来访者的咨询,一方面要看到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另一方面咨询师要特别注意与这样的来访者可能产生的反移情,避免被过度卷入后完全站在来访者的立场。尤其面对缺陷型人格的来访者,咨询师扮演着来访者的重要客体,咨询师的中立立场更加重要。保持“中立原则”始终是精神分析心理咨询的核心原则,否则将不会真正帮助到来访者的心理成长和心智化提升。



督导相关知识——中立原则(neutrality)


案例2:焦虑紧张的“大男孩”

来访者,成年男性,在家庭人际冲突中非常焦虑和紧张,不知如何相处,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经常烦躁不安,人际关系敏感,还经常出现一种无助感。

来访者与外部世界的人际互动,使用大量“内射”与“分裂”的防御机制,由于早年养育环境中总是充斥着人际冲突与不安情况,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中一直缺乏安全感,没有形成稳定的自体,由此导致其人际交往和关系矛盾中总是出现应激反应。

来访者的内心情感匮乏,自体感虚弱,表现出在面对人际关系冲突时会激活早年的创伤经历与感受,同时其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单薄,直接陷入一种无助感的状态。

杨教授分享,咨询师要警惕咨询中过度共情带来对来访者的投射性认同,在共情和涵容来访者的情绪感受的同时,要与来访者讨论他如何感受和理解周边的人际关系冲突,以及给他自己带来什么样的联想与触动——咨询师陪伴来访者,逐步可以让其敢于触碰其内心深处的恐惧与自动化思维模式,这将会帮助来访者逐步提升心智化能力。

中立.webp.jpg

督导相关知识——心智化(mentalization)

中立2.webp.jpg

杨教授指出,在精神动力学的长程咨询进程中,来访者的内心感受一定会重现早年创伤经历与感受,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咨询关系也会重现出早年的客体关系模式,咨询师会被来访者当作“坏的客体”,这时咨询师须保持“中立原则”,稳定咨询关系的前提下,要做好充当来访者“坏客体”的准备,通过不断的解释和修通过程,帮助来访者逐渐整合被分裂和投射出去的心理成分,以促进来访者形成更加稳定一致的自我认知。

心理咨询师一方面要注重心理咨询技术的提升,包括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评估能力,另一方面对来访者成长的陪伴需要基于生活现实,以促进来访者的现实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作为目标,和来访者共同成长。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一直专注于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在杨蕴萍教授的督导指引下,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团队不断夯实和提升专业技能,坚持伦理与专业性,为社会民众的心理健康提升助力一份专业的力量。



上一篇:IPA精神分析师、培训分析师Diana Sahovaler Litvinoff教授工作坊精彩回顾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

周廷
杜健
张玥
张莹波
李玉杰
魏诺舟
裴音
靳苹
中挪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高级组连续培训项目第六届第4期集训开幕啦
于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