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通话在线咨询网站地图咨询热线:010-88680603

首页>>家庭困扰>>亲子关系

中国式教育矛盾:不让孩子哭,又喜欢"逗"孩子

时间:2020-11-18 17:59:17 来源: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今天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小编为大家解答一下:中国式教育矛盾:不让孩子哭,又喜欢"逗"孩子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式教育矛盾:不让孩子哭,又喜欢

  中国父母与大人一方面不接受孩子哭,另一方面他们又喜欢"逗"孩子。

  三位网友讲了三个残酷的故事故事一:昨天在电梯里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喊妈妈帮忙把牛奶盒子打开,央求了好久,妈妈接过来打开自己喝了,孩子哇地就哭了。妈妈跟旁边的人哈哈大笑,觉得是在逗孩子好玩。为什么成人总是喜欢辜负孩子对我们毫不设防的信任故事二:"逗"小孩,有个极端的真实案例,有个小孩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一群大人拿孩子开玩笑,说你爸妈不要你了,再也不回来了,那孩子一听就哭了,说 不是的,但那些大人一起起哄说就是不要你了,孩子哭着跑了,后来天天跑到码头等船,一开始大家不在意,但后来发现小孩精神不正常了。

  故事三:小时候读 幼儿园 之前,妈妈上班就把我锁家里,我每天坐在阳台上,以前的阳台是栏杆式的,我就坐在栏杆边上,腿伸出去,手扶着栏杆,唉唉地哭着要妈妈。这件事一直被爸妈拿来当笑话讲,学我的口气说"妈妈不要我"。

  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只怕每个中国孩子成长中都经历过,这让我禁不住想:把残酷的事情当成笑话看,也算中国特色吗?特别是,这种事最容易发生在父母与孩子间,多少人有这样的经历?你觉得最受伤和最屈辱的事情,一直被父母当笑话讲。

  我自己的理解是,中国广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灵仍然敞开而单纯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样绝望、粗糙而鄙俗。

  既不让孩子哭,又喜欢"逗"孩子,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看,该是何等奇异的中国特色啊!在这种特色构成的看似平常但其实无比诡异的氛围笼罩下,我们这个社会实在没有资格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以上就是为您推荐的关于亲子关系的内容《中国式教育矛盾:不让孩子哭,又喜欢"逗"孩子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中国式教育矛盾:孩子哭泣不要把他当成人看待

下一篇:静待花期

推荐阅读

家长的每一句言辞中都藏着孩子的未来
孩子不“磨磨蹭蹭”的话,就不能培养优秀的孩子
我们可以有几年孩子? 别再对孩子发火了
静待花期
“富”养女的真正内涵
中国式教育矛盾:孩子哭泣不要把他当成人看待
“穷”养儿的真正内涵
“哪里不一样”:孩子不喜欢学习,品行不好,请
把孩子都放在第一位,等待这个家庭是悲剧
走进多彩的青春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