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通话在线咨询网站地图咨询热线:010-88680603

首页>>孩子教育>>厌学

“管”出来的孩子厌学

时间:2019-12-07 15:33:57 来源: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老师,我该怎么办?我简直要被孩子气死了……”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在电话里无助地表达着:“我的孩子今年才上小学二年级,就已经开始厌学了。做功课一点都不自觉,每天都要我在旁边催促,本来顶多1个小时的作业非要拖拖拉拉弄两三个小时。好多次我都忍不住大发脾气。前两天,我终于动手‘打’了他,他大哭着说‘你不是我妈妈’,听得我很伤心。其实,我本来很反对‘打孩子’的,从小我就没有打过他,可这次实在是忍不住了……”

像这样的电话,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到了。母亲陷入自责与无助中,而那个8岁的孩子也显然遭受着学习的折磨。听着那个母亲的述说,不难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孩子懒懒地坐在书桌旁,拿着笔心不在焉地写写停停,母亲在旁边心急如焚地催促着“快点,快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看得越来越不耐烦,催促的声音越来越响,孩子开始反驳——“我不是在写吗?烦死了!”然而笔还是不紧不慢地动着,而且不时提出“想喝水、想上厕所”等等的要求;母亲更加生气,终于忍不住发火了、甚至动手了,孩子吓哭了,开始边抽噎边完成最后的作业……

1、管出了“坏情绪”

脑科学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情感在人类学习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工作与学习;反之,不良的情绪状态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目标达成。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不良情绪激发出大脑中的一种蛋白激酶C能削弱记忆能力和判断能力,而且蛋白激酶C的增多可导致人患上精神分裂症和忧郁症。

现在再来看那个8岁的孩子,试想如果每天他在做功课的时候,都被“管”得哭哭啼啼,被“管”得心生厌烦,又怎么可能喜欢学习、喜欢写作业呢?年龄越小的孩子,其学习的方式越具有“体验性”,也就是越显示出“情绪化”的特点:情绪好,就会喜欢做,而且做得快,觉得作业少;反之,则会觉得作业好多、好难,写作业的时间过得好慢。那个母亲一心想让孩子做得快,但却恰恰起了反作用:不断激起孩子的消极情绪,让孩子越发累积了对学习、对作业的消极感受。长此以往,孩子对作业、对学习自然就建立起了一种“消极条件反射”,只要一想到或者一看到作业、学习就要反感了,这其实并非作业本身可恶,而是做作业的过程连结着太多的“消极体验”;或者说,孩子根本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还没有机会领略“学习”,就已经“厌学”了。

2、管出了“赖孩子”

为什么要“管”?当然是因为在大人看来,孩子还不具备独立的能力。对于孩子而言,当然是要管的,可如果每天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都不断催促或者提醒“这里错了,那里要改”,这样的管则只能管出“赖孩子”,让孩子在每日的“管”中越发对学习没有信心,越发在思维与情感上依赖大人了——

其一,思维上的依赖。知道有大人会陪他做功课,有不懂就会有答案,孩子自己动脑的主动性就降低了。而且往往大人在旁边,根本也不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大人们总是认为:这么简单的题目孩子还迟疑,那一定就是不会,于是他们总是忍不住会将答案告诉孩子。即使会给孩子思考时间,但一般都很短暂,而且孩子也已形成了“思维依赖”,懒得自寻烦恼,反正等一等就会有答案的。于是原本“做功课”是为了孩子进行知识巩固,现在反倒成了家长的“重操旧业”,孩子到成了动手不动脑的学习“傀儡”。有的孩子在“陪读”下竟连考试时题目都不知读,乱做一气。

其二,情感上的依赖。现在城市里的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本来孩子就缺乏玩伴,情感上不乏孤寂感。一旦做功课时,被陪惯了,他们就很难适应独自一人做作业的过程,非要有大人在旁边才能“动”起来。

而且这两重依赖还会影响孩子课堂的专心程度,很多孩子将课堂学习时间用于玩耍、想入非非,而回家做功课时间成了家长给上课、练习的时间。



您会这样“管”吗

下面有10道题目,请您自己测一测,看是否符合您平时“管”孩子的方式,如果有3道回答为“是”,那么您就很可能将孩子“管”出“厌学”——

*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总是爱催促孩子,让他“快点,快点”。

* 一进家门,我第一句话通常就是问孩子:“作业写完了吗?”

* 我总是会因为孩子的功课而与孩子发生冲突。

* 我总是问孩子:“你为什么这么不爱学习?”

* 我一看到孩子写错字,就会给他指出来让他更正。

* 我总是会对孩子说:“考试考好了,就给你......”

* 我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总是给他布置一些任务,比如:去公园可以,但回来要写一篇小作文。

* 双休日,我总是给孩子安排额外的学习任务。

* 我经常会当着孩子的面,问亲朋好友:“你说我家XXX的学习怎么办啊?”

* 我经常当着孩子的同学说:“你看人家XXX的学习多好,你怎么就不行呢?”

改善不当的“管”

不当的“管”破坏了孩子的学习情绪与学习自信,改善“管”有很多的方法,以下仅介绍几个供参考——

1、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惊喜

做父母的,要尽可能为孩子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量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少发脾气,相反还要多给孩子一些“惊喜”。比如,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不是问“作业做好了吗”,而是先拥抱一下孩子;在孩子的作业本里,夹上一张鼓励的纸条;无条件地给孩子一点小礼物等等。

2、鼓励孩子“笑对学习”

“管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自己“管自己”,所以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激发孩子内心的力量。有研究表明:笑的时候,更多血液输入大脑,同时带来更多的氧。笑还能导致大脑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减轻学习的痛苦感,并使人感到舒服。而如果有“幽默感”,那更会极大促进学习,据说幽默能够使记忆保持率从15%提高到50%,因为幽默能够创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并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所以您可以教给孩子以下技巧:

(1)积极的自我暗示

前苏联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激发良性的学习情绪,从而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他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他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一门不太感兴趣的课程,在每天开始上这门课或学习这门课的内容之前,完成以下几种活动:



a.面带微笑、搓着双手,还可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总之是做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而且让自己充分感觉到这一点;

b.脑子里不断地想:下面的学习内容将是我能够理解的,我将高兴地学习;

c.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地去学习,要比平时更细心一些,要花更多的时间。因为细心就是对学习产生热爱的源泉。

结果,实验极有效地改变了同学们以前的消极学习态度,解除了原来的苦恼,并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参加这个实验的3000多名小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成功了,他们开始对原来最感头痛的课程产生了兴趣。而报告失败的信件只有几封。这个实验十分简单,而且一般只需持续3周左右,便可奏效。如果您的孩子正为在学习“头疼”,不妨如此一试?

(2)大声鼓励法

“大声鼓励法”其实非常常见,就是大声地将鼓励的话念出来,以起到鼓舞士气、激励人进取的作用。比如,在看排球比赛的时候,你一定常常看到队员们相互握手,并大声高呼类似“加油,加油”的口号;在“勇者总动员”之类的探险节目中,你也会不时看到参赛者大声为自己鼓劲“我一定行”。而那种古战场上的号角,是不是也是一种“大声鼓励”的方法呢?“大声鼓励法”是一种积极语言的自我反馈,一般我们在听到“好话”的时候都会更高兴吧?当然,如果孩子比较“内向”,父母可以先做表率,或者先大声对孩子表示鼓励!

3、维护孩子的“社会面子”

所谓的“社会面子”,就是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所需要的“面子”,包括在同学、在亲戚、在老师等他人面前的尊严。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这不单对成人而言,对于孩子同样适用。否则孩子会暗暗记在心中,以后用他的方式慢慢折磨你——如果你当着同学的面,说:“看人家XXX,作业多自觉,你呢?怎么看,怎么难受,你能不能长进点?”那么,你会发现,孩子以后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不听话,脾气也大了,好像越错越有理。其实这都是被你逼的,谁让你不给孩子留点面子,让孩子的同伴“笑话”他!因此,父母切记:不要在他人面前说孩子太多坏话,尤其是那些实际上根本无法帮你的人面前,即使宣泄一下情感,也要嘱咐“不要告诉孩子啊!”建议父母最好到心理医生处一吐为快,然后学习合理的办法。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要记得帮助孩子找回面子,看看下面的小故事,或许您会得到更多启示——

在“管”小侄子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故事,其中一件想必一定让小侄子大吃一惊吧:

有一天早上,小侄子发现有一张做好的语文卷弄丢了,怎么也找不到,于是老师又给了他一张,告诉他做好后第二天交上来。我知道,小侄子那张卷子是一定做过的,因为我当时就在旁边,还签了字。回到家里,仍然找不到。可那天的作业特别多,第二天还要测英语单词,小侄子有些心烦意乱。于是,我对小侄子说:“琮琮,这样吧,我写个纸条给老师,告诉她,你确实完成了那张卷子,只是一时不小心找不到了,今晚功课太多,希望能周末补做那张卷子。怎么样?”小侄子可能没有想到我会为他去“求情”,因为平常爷爷、奶奶总是按老师说的督促他,他瞪着我问:“姑姑,这样能行吗?”我说:“当然行了,姑姑也当过老师,老师会同意的!不过,你双休日可要多做一张卷子了。”他笑着赶快点头:“好的,好的。”

就这样,一张“说情条”让小侄子安心度过了那个晚上,第二天又高高兴兴去上学了。做大人的,在配合老师工作的时候,也要善于协调孩子与老师的关系,帮助孩子维护形象。否则那天晚上硬逼着小侄子完成那张卷子,谁知道他会对老师和我有多大不满,而且也一定是写得乱七八糟的......

上一篇: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孩子不爱学习 怎么让孩子爱上学习

推荐阅读

每个厌学的孩子都是有原因的,需要去发现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50%过度学习最合适
消除中学生的厌学心理几种方法
初中生厌学,父母要怎么做
当你的孩子拒绝上学时 可能是“家”生病了
家庭教育的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心理咨询—孩子为什么厌学
对厌学的学生如何进行心理辅导
初中生常见的四种错误心理,这些你需要注意
家庭教育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