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5 01:30:01 来源: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家庭暴力(简称家庭暴力)是一个令人不安的词汇,他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血淋淋的伤口、漆黑的瘀伤和伤疤。
“如果看不到明显的肢体伤痕,这应该不是严重的家庭暴力案例。”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在临床经验和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工作后,发现施暴者没有必要通过殴打身体给受害者留下“伤痕”。
家庭暴力的形式非常多样,而且其产生的心理痛苦实际上比明显的肢体痕迹还严重,并且身体伤口愈合也不会消除心理伤害和疼痛。
01
家庭暴力是指在亲密的关系中,为了获得或维持权力和控制而实施一系列虐待或暴力行为。
很多人一想到家庭暴力,当然会觉得“我从未经历过/我绝对不会经历过”。 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把家庭暴力当作身体暴力来狭隘地理解。
事实上,根据暴力的形式,家庭暴力可以分为五种类型:身体暴力、性暴力、情感暴力、经济暴力和心理暴力,同时还可以存在很多类型的家庭暴力。
虐待、强迫行为、恐吓、恐吓、操纵、经济控制、屈辱、监视、孤立、恐吓、责备等,可能是家庭暴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各种类型的虐待会影响人的身心。 特别是心理虐待,因为看不到伤口所以容易被忽视。
如果说生理性虐待从外部破坏一个人的独立行动能力,那么心理性虐待从内部侵蚀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长期感情和心理虐待的关系上,被虐待的人自尊心低,罪恶感强。
尽管妇女容易因家庭暴力而成为受害者,但实际研究表明,无论性别、种族、信仰、收入还是教育水平,都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美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美每分钟约有20人因亲密关系遭受身体暴力。
每年有数千万的女性,包括男性陷入家庭暴力陷阱。
18岁到24岁的女性与其他年龄段的女性相比,受虐待的概率高3倍。 约40%的虐待发生在妇女怀孕后。
因此,家庭暴力离我们不远。 恐怕那个发生在你身上。
家庭暴力这一概念长期保持一定,只适用于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 换句话说,大多数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内。
这可能是我们最不想暴力的地方,也可能是家庭暴力最令人困惑的地方。
想象一下。 我希望被你爱,同样的爱被反应的人虐待,这种痛苦是毁灭性的。
02
人们离不开伤害自己的人
美国反家庭暴力联盟的数据显示,85%的受虐待者不能完全脱离虐待关系( Forbes,2010 )。
这个事实看起来违反了常识,我们在生活中也听到了受害者批判“谁不离开Ta自己/不离婚”的事实
但是,数据显示,人们不仅不能离开可能伤害自己的人,也不能离开伤害自己的人。
根据美国家庭暴力热线( 2013 )的统计,受害者平均经过7次努力,实际上可以离开暴力者。 对于受虐待的人来说,离开这种关系依然给他们带来很多不安感。
因此,离开的过程总要经过周密的计划。 然而,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
“每次离开,我都需要花一年的时间制定计划,告诉别人,寻求帮助,还需要原谅(留下选择)”
03
在这种虐待和负面关系中,
Ta为什么不离开呢?
很难理解受虐待的人难以离开虐待关系的理由,或者为什么他们决定总是离开之后会回来。
因为有很多人谴责被虐待的人,喜欢被虐待的人,被爱,所以选择停留在这种充满痛苦的关系中。
事实上,“离开”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美国全国的家庭暴力热线每天都在寻求无数家庭暴力的帮助。 他们的数据显示,家庭暴力的理论和临床经验,虐待者不能离开虐待关系。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一些现实条件的束缚。
受害者之所以不离开,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经济依赖于加害者,社会资源不足等现实原因。
其他文化和宗教的原因,也许被害者不得不停留在虐待关系中。 例如,受害者担心结束关系会给家庭带来耻辱。
2 .不知道自己被侵犯了:心理陷阱
根据某家庭暴力幸存者的调查,受害者往往不知道自己遭受了暴力。 这是因为虐待的关系,很多受害者陷入了心理控制的陷阱。
Gaslighting (煤气灯)是家庭暴力心理咨询中,咨询员是说明加害者心理控制陷阱的形象名词。
来自英格玛的老电影,主人公操纵煤气灯控制环境的变化,并且女主人公报警时,他坚持女主人公看到的幻想。
女主因为不能正确说明,男主因为有自信,女主因此开始怀疑自己。
后来Gaslighting被解释为改写他人对“现实”的认识,实现改变他人的行为。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Gaslighting给受害者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操纵,操纵改变的是人的行为,而Gaslighting的目标是改变人对自己的想法,以及改变人自身。
家庭暴力中,每次发生暴力,加害者很有可能被加害者认为是“始祖俑者”的谜样现象仍在持续。
接下来发生的可能是对受虐待的人的无尽谴责。 “因为你的XX,我的XXX”,比如
没有洗地板没有做晚饭你让我在别人面前丢脸 .....
即使暴力发生后,肇事者也会谴责虐待者
"因为你,我做了那么好的行为. "
“因为你,我变成了这样”。
谴责行为被认为是家庭暴力循环的基础,加害者继续谴责受害者,当受害者使Ta失望时,受害者没有自信,自尊心低下,加害者正确,相信虐待的发生是自己的错误。
同时,受害者最终在虐待关系中发展应对压力的机制。 例如,通过否认加害者虐待自己、最小化虐待行为的机制和策略,受害者可以暂时取悦自己的心。
然而,长期虐待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如抑郁症、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另外,很多受害者从小就有可能生活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中,家庭暴力和虐待行为被认为是正常接受的。 容易陷入加害者的Gaslighting行为。
有不想离开的人,是因为爱
受害者往往能感受到来自肇事者的爱。 他们一起有孩子,有家庭,受害者想维持家庭。
肇事者往往在关系开始时不表现虐待行为,而且很有魅力。 受害者往往希望伴侣回到以前的Ta。 很多受害者的期待不是结束关系而是想停止暴力。
“他从楼梯上推了我一下,控制着我的手机和人生自由,但还是认真去面试,把咖啡洒了,所以他没想到虐待我。
相反,我觉得我很强。 那只不过是他的个人问题。 并且,我认为自己和我们的爱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帮助他的要素。 ’他说
——Leslie Morgan Steiner
对于受害者来说,让他们相信暴力行为(身体上、语言上、心理上)会再次出现并不容易。
因此,接受相关高等教育的人,以及心理专家中也出现了受害者。 我相信无论读多少数据,自己都是幸运的例外。 " ta一定会悔改的. "
事实上,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
为什么我被允许把自己置于有风险的状况?
即使有运气的概率,受灾的概率也很高。 为什么有机会让我冒险?
一部分受害者有无法克服的潜在意识的自我破坏倾向,伤害的反复使他们痛苦,但让他们感到“真相”和“安心”。
4 .更多的害怕受灾
“这是每个受害者都知道的,但是大众不知道的回答,离开加害者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家庭暴力的关系最终可能会被杀害。 虐待者结束虐待关系后,杀人的暴力事件接近80 %。
对于更广范围的受害者来说,“更多的害怕”也是不能离开加害者的普通原因。
在生活中,曾经看到受害者威胁,比如在工作场所惹麻烦,伤害受害者的父母等,必须放弃加害者的计划的情况。
04
暴力循环
打破循环的步骤
上述所有原因并非排他性的,受虐待的人各不相同的原因非常个性化。
心理学家雷诺·沃克( 1979 )说:“没有离开家庭暴力的人,大多会回到施暴的人和被称为“暴力循环”的反复关系模式。
这种循环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紧张的压力
在这个阶段施暴者开始生气,对受虐者实施语言和身体虐待。 受害者感到有必要让暴力者冷静下来,两人之间的气氛很紧张。
第二阶段:急性暴力
施暴者对受虐者造成身体、性或语言上的侵害,受害者受到身体、精神上的创伤。
第三阶段:和解与蜜月期
肇事者对暴行道歉,保证不再重复,也有可能诉说受害者发生暴行,减少暴力。
第四阶段:平静期
在这个阶段压力减少,肇事者后悔和惭愧。 双方冷静下来,直到下一个紧张期到来。
05
怎么跳出去
暴力循环陷阱
根据对某家庭暴力幸存者的采访,家庭暴力最重要的是受害者“走出沉默”,家庭暴力只能在沉默中成长。 当然,这里强调的是有战略,有计划地保持沉默。
以下建议可能会有所帮助:
1 .不升级暴力。
如果肇事者以各种噱头诱发暴力行为,请不要跟Ta顶嘴或抵抗。
你必须意识到这是Ta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 尽量平静,不带负面的感情面对Ta,随时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2 .做好安全准备。
如果你处于非常危险的情况下,你一定要找到安全的地方,打电话急救、火灾警报或报警。 建议准备好辣椒喷雾等保护身体的东西。
3 .寻求帮助。
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向别人传达经验。 其中包括朋友、家人、最可靠的长辈等。
如果你不想立刻向他们寻求帮助,他们可能会注意到你的情况,也可能会有很多目光盯着虐待者。
4 .留下证据。
受害者不能离开也许是经济依赖于加害者、社会资源不足等现实原因。
其他文化和宗教原因也有可能使受害者停留在虐待关系中。 例如,受害者担心结束关系会给家庭带来耻辱。
5 .周密的安全计划。
准备随时可以拿到的包,可以保存你的全部证明书和你几个晚上需要的东西。 这个包必须看起来很普通。 看起来像便宜的袋子就好了。
制定逃跑计划,要怎样逃跑,什么时候逃跑是最安全的,之后去哪里,谁会帮助你,并在实施之前继续自我演习。
6 .脱离稳定后,迅速要求有关当局对加害者进行法律制裁。
7 .预测可能发生自己被肇事者电话威胁或追踪的情况。 准备变更电话号码,变更可能显示您地址的网络帐户密码,拒绝与加害者联系等。
8 .良好的自我关怀,常常和感到关心和安全的人在一起,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是很好的方法。
“欲望都市”中有“I love you,but I love me more .”这个词
真正分手的关系和爱人的确是件难事。
与我们想象的不同,离开暴力关系不是立即发生的过程,受害者需要每天做好准备,每天积极前进。
上一篇:为什么家庭暴力受害者难以自愿离开
下一篇:婚姻逆强化:你越讨厌我越努力
推荐阅读
心理案例:对家庭暴力勇敢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