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08 13:30:01 来源: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是怎么自己诊断失眠的了。不吃安眠药也能睡个好觉。服用「安眠药」最安全的方法是什么?
01
不是所有「睡不着」都叫失眠
失眠的人越来越多,数据显示:
全球成年人失眠率29%;中国成年人失眠率为32.8%。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失眠的人越来越多。不是所有的“睡不着”都叫失眠,失眠的医学定义是:
经常连续入睡和/或难以维持睡眠,导致睡眠感觉不佳。
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延伸到失眠的诊断标准,并且为了诊断「失眠症」。,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A. 下列情况至少1项:
入睡困难
睡眠维持困难
比预期醒得早(醒得早)
B. 以下日间症状至少1项:
疲劳、注意力或记忆力丧失
过敏性
工作/学习/社交技能的下降
白天嗜睡
容易出错
我非常关心或不满意我的睡眠质量
C. 以上这些情况不能用不合适的睡眠机会(比如,充裕的睡眠时间)或睡眠环境(比如黑暗,安静,安全,舒适)解释。(通俗的说,有很好的睡眠条件,还是睡不好。)
D. 这些睡眠困难和日间症状至少每周出现3次
E. 持续至少3个月
F. 这些睡眠困难和日间症状不能用其他的睡眠障碍来解释。(睡眠障碍有多种,失眠是其中一种。)
满足上诉标准可以诊断「慢性失眠症」。病程少于3个月的,是「短期失眠症」。
按照这个诊断标准,你可以经常在家自己诊断。例如,如果您有:
1.晚上很难入睡
2.累了,白天打瞌睡
3.没有其他干扰睡眠的问题(不上夜班,孩子不闹)
4.上述问题每周发生三次
5.症状持续3个月
那么,你就是“慢性失眠”。
按照这个标准,你也可以排除你之前的错误诊断。
比如我的很多医生朋友在值班的时候睡眠都不是很好。这种情况不能诊断失眠,因为他们睡眠时间不够,睡眠环境不好,不符合“标准C”。
再比如,如果你晚上只睡4个小时,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还精力充沛,不符合“标准B”,那就不是“失眠”,可能你就是那种“睡眠时间短”的人。
02
你为什么失眠?
按理说人困了就自然睡觉,为什么会失眠?
从1987年开始,很多研究认为有“三因素”,也叫“3-P模型”:
?易受影响的因素(诱因)
?诱发因素(沉淀)
?维持因素(永久化)
易感因素:指出,有些人因遗传或性格原因(神经质、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而失眠,即使没有诱发因素,他们也容易失眠。
诱发因素:提到了导致失眠的一些因素。比如:人经历过工作压力,人际冲突,生活变化。但这种失眠是一过性的,压力没有条件实施CBT-I,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改善睡眠。
治疗失眠的药物很多,主要有:
?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
?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
?一种具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
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有两类:
?苯二氮卓类(BZDs):如艾司唑仑、地西泮、阿普唑仑。
?非苯二氮卓类(NBZDs): E-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
BZDs(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能在短时间内改善睡眠,但有很多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头晕、口干、食欲不振、便秘、谵妄、遗忘、跌倒、依赖、第二天残留镇静。所以推荐首选非苯二氮卓类(NBZDs),如:唑吡坦。注意,即使是非苯二氮卓类药物(NBZDs)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只是副作用相对较小。
如何尽量减少药物副作用?建议按照以下服药原则:
?从小剂量开始,有效后不要轻易调整药物剂量。随叫随到,断断续续。
“随叫随到”:按需购买。比如:预计入睡困难时,睡前服用5-10分钟。在床上躺了30分钟还是睡不着的时候吃。如果第二天有重要的工作或事情,睡前服用。
“间歇性”:每周服药3-5天,而不是每晚连续服药。
什么时候需要换药?出现以下情况要去医院复诊,考虑换药:
?推荐的治疗剂量无效,对药物有耐受性,或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或与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长期使用(6个月以上)导致减药或停药困难。
?有吸毒史的病人。
换药法:逐渐减少原药剂量,同时开始给新药,逐渐增加量;换药过程在2周左右完成。
如何减药?
方法1:睡前逐渐减少用量,比如,之前2片改为1片,再改为半片。
方法2:将连续治疗改为间歇治疗。比如说,以前应该每天晚上吃药,而不是一周吃三五次。
这两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
什么时候可以停药?当你觉得自己可以控制睡眠时,可以考虑逐渐减少睡眠,停止服用。如果失眠与其他疾病或生活事件有关,在病因消除后,可考虑减量停药。
停药原理:注意不要突然停药,要逐渐减少用药量,这样才能减少失眠的反弹。有时还原过程需要几周到几个月。
06
总结
CBT-I是治疗慢性失眠的首选疗法。
如果CBT-I无效或者没有条件做CBT-I,可以考虑选择药物治疗。
“非苯二氮卓类(NBZDs)”是药物治疗的首选。
不建议长期服药治疗失眠。
上一篇:一直失眠怎么办?调整心态最重要
下一篇:失眠怎么办!一分钟快速睡眠法
推荐阅读
科学睡眠的四个要素